新時代的速度 × 不變的設計法則
AI 時代來臨,開發速度加快,產品一個功能接一個推陳出新——設計團隊面臨的壓力是:怎麼跟上節奏,同時不迷失基本盤? 這篇文章聚焦兩個核心問題: UX 如何在 AI 世代快速應變,做出更快反應?SaaS 系統這麼複雜,是否終究要導入自然語言對話互動,來實現「快速反應功能與資訊」?
01_持續性的使用者理解:不是一次研究,而是持續跟蹤
AI 時代讓 UX 團隊不能再只在開發前研究,而是必須建立持續觀察與即時回饋的機制。
使用者旅程地圖 成為一個「活的文件」,隨時追蹤行為與痛點。
定性 + 定量數據結合,讓設計決策更貼近真實需求。
02_數據驅動決策 + 持續測試:證據導向,快速優化
快速成長的 SaaS 產品需要 UX 團隊用數據說話,持續驗證假設、調整設計。
熱圖、Session Replay、A/B 測試是必備工具。
快速反應問題,減少「憑直覺設計」的風險。
03_Onboarding 是第一線的價值驗證
Onboarding 決定了用戶是否留下,AI 加入後雖然增強了功能,但也提高了學習門檻。
設計清晰、互動式教學,讓用戶在短時間內體驗產品價值。
AI 可用於個人化 Onboarding,但 UX 團隊要專注於縮短 Time to Value。
04_AI 應用:自然語言對話是「一種解法」,不是「唯一解法」
AI 開啟了語音助理、聊天機器人等新型態互動,但這不意味著所有 SaaS 都應該全面改為自然語言介面。
簡單查詢、客服支援適合自然語言互動。
複雜報表、設定功能則仍需視覺化的結構式操作。
05_建立設計系統 + 可擴展性:快不等於亂
AI 加速開發節奏,但沒有設計系統作為支撐,產品很快就會失控。
設計系統 確保所有新功能都有一致的體驗。
可擴展性讓產品在加入新功能時不破壞既有流程。
互動設計的8大法則:基本盤不能丟
AI 再快,互動設計的基本盤不能丟。
8大互動設計法則,在新時代不只是沒過時,反而更需要被深刻、靈活地實踐:
追求一致性(Strive for consistency)
在相似情境中,應要求一致的操作流程;在提示、選單、說明畫面中應使用相同的術語;介面的顏色、版面配置、大小寫、字體等也應保持一致。若有例外(例如:刪除指令需要確認、密碼輸入不顯示等),也應清楚易懂,且數量應有限。追求普遍可用性(Seek universal usability)
設計時應考量多元使用者的需求,讓介面具備「可塑性」,能因應不同的使用情境進行調整。從新手到進階用戶、不同年齡層、障礙族群、國際文化差異與科技設備的多樣性,都是設計時應涵蓋的條件。加入新手導引說明或為熟手提供快捷方式等,能提升使用品質與滿意度。提供資訊回饋(Offer informative feedback)
每個使用者的操作,都應獲得介面的回饋。頻繁但影響小的動作可提供簡單回應;少見但重要的操作則應給予明確、具體的反饋。透過可視化的呈現,讓使用者直接看到改變,有助於增強理解與信任。設計對話流程具「閉合性」(Design dialogs to yield closure)
將一連串的操作組織成有起承轉合的階段流程。當一組任務完成時,提供明確的反饋,能讓使用者有達成感、釋放記憶資源、準備進入下一階段。例如電商網站會從選購、結帳一路引導至「交易完成」的確認頁面。預防錯誤(Prevent errors)
介面應盡可能防止使用者犯下重大錯誤。例如:不該出現的選項設為灰色、數字欄位不允許輸入字母等。若發生錯誤,介面應提供清楚、具體、建設性的指引協助修正。例如郵遞區號輸入錯誤,不該讓使用者重新填寫整張表單,而應只針對錯誤欄位修正即可。錯誤動作不應破壞介面狀態,或應提供明確的還原指示。容許動作可輕鬆復原(Permit easy reversal of actions)
使用者的操作應盡可能可以復原。這樣可降低使用焦慮,讓人放心嘗試與探索新功能。復原範圍可以是一個動作、一組資料輸入,甚至是一整段任務流程(例如姓名與地址的整體輸入流程)。保持使用者掌控感(Keep users in control)
進階使用者希望自己主導介面互動,而不是被介面推著走。他們不喜歡突如其來的行為改變、冗長的填寫流程、無法取得所需資訊、或操作後無法得到預期結果等情況。
降低短期記憶負擔(Reduce short-term memory load)
人類的短期記憶有限(經典法則為 7 ± 2 個資訊單位),因此介面不應要求使用者在不同畫面間記住資訊。例如手機不該重複要求輸入號碼、網址應始終可見、冗長表單應盡量壓縮至單一頁面完成。
許多人以為 AI 的出現會顛覆一切,但事實是:越多 AI 賦能的工具進入產品體驗,這些經典的互動設計法則反而越發關鍵。
當系統越來越聰明,使用者的期待也水漲船高——他們希望 AI 不只聰明,還要好懂、好用、好信任。這時候,「一致性」「可控性」「反饋」「容錯」等基礎原則,就成為設計 AI 工具時避免困惑與不信任的關鍵。
無論是自然語言介面、AI 建議系統、或自動化流程設計,這些互動法則都仍然是設計師手上的基本功。而在 AI 的加速影響下,我們不僅要遵守它們,更要加快理解、持續驗證、靈活實踐。
AI 時代的 UX 挑戰,不在於「要不要採用 AI」,而在於如何在高速變局中持續掌握用戶需求,用新技術解決真問題。
自然語言互動是強化體驗的好工具,但絕不是萬靈丹。
真正的專業,是在快速變動中,持續用數據驗證、用洞察驅動,並且不斷打磨體驗。新時代的速度快沒錯,但讓產品走得長遠的,是我們不變的專業底氣。
👌 如果你有 SaaS 設計需求,歡迎主動聯繫 holden.chen@ingsist.com
👉 更多 SaaS 作品案例請參考:https://ingsist.com/cases/saas